《春日偶成》教学反思

时间:2023-07-20 16:47:36
《春日偶成》教学反思

《春日偶成》教学反思

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,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,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,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春日偶成》教学反思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《春日偶成》教学反思1

《春日偶成》的作者程颢,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。在读这首诗前,我特意查了《宋诗鉴赏词典》。可惜的是,没有收录这首诗。于是只能依据自己的认识,对这首诗进行简单的分析。

编者把这首诗与杜牧的诗《江南春》放在一起,我猜想是有一定的用意。《江南春》对春天的描写,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:采用对比的手法。为什么这样说哪?诗的前两句是写晴朗天气下的江南春色,后两句则为雨天的江南春色。前者明丽、色彩鲜明,后者朦胧、迷离、神秘。两种情形下的江南,各具特色,互为补充。由此,江南的春色跃然纸上,学生的理解、感受才愈加全面。至于诗背后隐含的政治因素,我想学生有所了解就行了。学生在读诗时能够感受江南春色的美,了解诗的叙述手法,才是学习的重点。

而《春日偶成》则有所不同。它是诗人游玩时,即兴写的一首诗,所以说是春日偶成。诗中景物的描写清新恬静,没有雕琢的痕迹,浓浓的诗意自然从诗人的笔端流出。前两句写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,春风轻轻地拂着人面,时当近午,我漫步于野花之间,随着一行垂柳来到河边。诗人为什么会来到河边?那是美好春色的自然吸引。要想读懂这两句,我们需要了解程颢的哲学思想。这又是一次知人论世。程颢在中国哲学史上创立了一 ……此处隐藏5510个字……

景、情、理是我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元素,也是打开古典诗词艺术殿堂的一把钥匙,在古典诗词教学中,若能披景入情、缘情入境、因理生悟,必将收到很好的效果。

先说“景”。

《江南春》《春日偶成》两首古诗都和春天有关,也都有对于春景的描写。“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”“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”那绿的草,红的花,欢快的鸟带给人美的遐思,淡淡的云,轻轻的风每个字都浸透的美的体味。诗人用精炼而浅显的文字,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卷。这一美景,不仅成为诗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,也感动了千年间的一代代人,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,成为永恒的经典。 “色不迷人人自迷,景不醉人人自醉”,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,沉醉在这个美丽的场景,沉醉于这魅力的春天。

如果诗人就此打住,仅仅将一幅图画展给世人即沉默无语。也许,这首诗也能名噪一时,但很快将湮没于历史的风雨中。诗人的高明之处,更在于他没有沉迷于眼前的美景而流连忘返,而是兴起一份对景物,对人性的深思冥想。

于是关注了“情”。

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” 此句既有“景”又含“情”。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,然后再接以“多少楼台烟雨中”这样的感叹,就特别引人遐想。有人说,这是诗人对于佛教的讽刺,我也同意这种观点。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,不一定非让他们在这里就学会明显的批判,不要硬性的破坏诗人带给我们的关于春天的美丽感受。

“时人不识余心乐,将谓偷闲学少年。” 抒发作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,“偷闲学少年”,出语新颖,平淡中寓有深意,这种“怡然自得”之乐,似乎也感染了读者。全诗色泽协调,情景交融,在程颢的诗作中,这算的上是一首好诗。

最后再说“理”。

《《春日偶成》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